
打造绿水青山的班级生态圈 | CEP中学部德育研讨会
2023-04-27
苏霍姆林斯基对道德教育的论述是他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而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级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提升华外班主任整体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帮助班主任学习带班育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CEP中学部特邀请名班主任培训专家李季教授对华外CEP中学部全体班主任进行班主任技能专题培训。
李季教授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管理研究员、应用心理学教授
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
李季教授进行主题讲座培训。提出把学生的品德与心理行为问题作为关注点,社会群体活动减少,群性缺失,成长影响后遗症及后续教育指导策略为重点。
李季教授提出了班级生态圈的观点。针对学生群体弱化与情绪化的成长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首先,学生的敌对、焦虑和抑郁症情绪问题。李季教授指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和学校之间课程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适性化建设是发展取向,我们都应为此努力。其次,在“双线教学”“提质增效”、“新课标”“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校长、教育行政、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量暴增、工作时间延长,承受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李季教授认为,教育的意义就是促进成长,提高学生自控能力,把握学生情绪健康。
李季教授坚持心理成长是育人之本,班级绿水青山蓝图与校园心灵花园是带班育人的着眼点。班主任工作是爱的事业人生导师是心灵的鼓手。学生心理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班主任工作是引导心灵成长的学问,让学生成为心灵主人。引领心灵成长,必须遵循品德形成从表层形式到深层内化和德性内生的规律,遵循品德发展由他律到自律、由自主到自觉的规律。
最后,李季教授说:当学生遇上合适的老师,和悦友好班级是带班育人生长点,要坚持家校共育创建幸福班级共同体,思政一体化坚持班级育人方向。
李季教授对班主任们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如:如何应对“摆烂”挂在嘴边的学生?如何应对油盐不进的学生?如何面对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待?在亲子矛盾中,老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李季教授指出,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应有的分析思路:教师立场还是学生立场?学生问题还是学生遇到问题?问题视角还是成长视野?解决问题方案还是引领成长思维?运用兵法还是心法?师爱-智慧-研究型教师用什么方法……
CEP中学副校长费安兴对此次主题讲座进行总结。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让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道德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索体验与感悟,内化与内生,以及和德性生成与品行外化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品德发展沿着他律向自律、自主、自见、自为的方向生长、完善,进而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这是班级立德树人的基本原理,也是班级管理的德育方向。
班级中存在三剑客,彼此跟随,无论是迟到,还是校服着装等等,都是三人一体,这就让我想到了李教授的同伴吸引原则,不容许不一样,否则就是背叛。如何解决?还待更深入研究同伴吸引原则。
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进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在日常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除了和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其中,还要尝试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一、继续加强落实“少说多做”的精神。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实干,用行为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与关注;二、学会共情,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变化,尽力去提供帮助;三、“雪中送炭”。当学生遇到问题不开心时,送上一句关心或者是一颗小小的糖果,可能学生的心情即刻便能由阴转晴。 我们要贯彻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原则,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 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便会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很难进步。有句话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集体性的奖励要多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在一个优秀组织,并且希望成为这个组织的优秀分子。集体性奖励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教育和影响每一位学生。有位教育家讲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够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能激励学生,使他们不断争取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今天听了李教授的讲座,对深受启发,也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思考。他指出,凡事都有原理,把握原理才能认知本质规律;教育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遇到问题的学生;建立班级的绿水青山蓝图与校园心灵花园的着眼点等新颖的理论知识对我触动很大。初中是一群人的初中,初中学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老师班主任最头疼的。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尝试把李教授的一些思路和方法运用起来。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学生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讨。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讲究艺术,做学生的良师,真心真诚的去和学生与家长沟通。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的是理论学习,自我成长。用系统的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有了班级管理和创新的理论,在面对棘手的学生问题时,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方。其次,面对学生棘手问题时,我们更多的需要方法和思考的角度。从固有的角色中跳出来,冷静思考,有没有更好地方法去解决问题。为什么后进生难转化?是没有找到打开教育教学的这把钥匙。如果我们找到了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学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和学生谈话时,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及在交流时也要注意语气和眼神。 许多一线班主任老师提出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疑惑,其中关于“躺平”的话题也正好是我感兴趣的,学生话题总是能引起班主任的共鸣,李教授说,很多班主任管理的问题都有共性,一种问题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这就是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教育的魅力。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班级管理立足“立德树人”的方向,致力于找到班级绿水青山蓝图与心灵花园的着眼点。 聆听了李季教授的报告收获颇丰,非常感动于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可见李教授的教育智慧,给我班级管理工作以莫大的鼓舞和启迪。 班主任引领心灵成长的过程,核心是让学生品德形和发展经历道德认知感悟、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意志强化、道德行为养成的品德内化生成的心路历程和由他律到自律、由自主到自自觉,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的过程。让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道德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体验与感悟,内化与内生,以及和德性生成与品行外化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品德发展沿看他律回自律、自主、自觉、自为的方向生长、完善,进而成为自己的心灵主人。这是班级立德树人的基本原理。 有幸参与了李季教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精彩讲座,听完之后受益匪浅,弥补了我在工作上的不足,指引了我在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方向。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学生们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讲座中,你提到了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一个好的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等。此外,作为一名班主任,还需要熟知学校、学科、学生等各方面情况,了解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我觉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另外,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等等,这些也是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我认为班主任的工作还需要耐心、细心、责任心等品质的支撑。班主任需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力为学生着想,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班主任的一份心意和关注,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